咱先得探寻一下孩子宅家的原因。孩子不爱出门,那背后的原因多了去了。有的孩子是沉迷电子产品,虚拟世界里的游戏、动画就像有魔力一样,把他们迷得晕头转向;有的孩子性格内向,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,觉得家里才是“安全区”;还有的孩子可能在外面遇到过糟心事儿,比如和小伙伴闹别扭了,就产生了抵触情绪。家长可别一看到孩子宅家就火冒三丈、批评指责,得耐心和孩子沟通。找个轻松的时候,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唠唠嗑。比如晚饭后散步的时候,随口问一句:“宝贝,我看你最近爱在家待着,是不是有啥好玩的事儿呀?”用这种温和的方式让孩子打开话匣子,才能找到问题的根儿。
家长们也都年轻过,不妨多和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的事儿。讲讲自己在外面玩耍的快乐时光,像和小伙伴踢足球、捉迷藏,在田野里追蝴蝶、逮蚂蚱,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老精彩了。比如说:“宝贝,我小时候夏天一到,就和小伙伴去河边抓小鱼小虾。河水凉凉的,小鱼在脚边游来游去,老有意思了。我们还比赛,看谁抓得多,最后把小鱼带回家养瓶子里,那叫一个开心!”这么一描述,说不定孩子就对外面的世界心痒痒了。
想让孩子走出家门,得给他们个有吸引力的理由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,组织些有趣的活动。孩子爱运动,就带他们打篮球、骑自行车;孩子爱大自然,就安排个郊外野餐或者爬山。要是孩子喜欢画画,就带他们去公园写生。准备好画具,找个风景美的地儿,让孩子把美景画下来。孩子既能享受画画的乐趣,又能亲近大自然,呼吸新鲜空气。活动结束,把孩子的作品往家里一展示,孩子可有成就感了。
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,和熟悉的小伙伴一起出门更有安全感。家长可以帮孩子把好朋友邀请来一起参加活动。几个孩子凑一块儿,有共同话题,玩得可开心了。比如周末的时候,把孩子的好朋友叫到家里集合,然后一起去游乐场。在游乐场里,孩子们一起坐过山车、玩碰碰车,互相分享刺激和快乐。这样既能让孩子走出家门,还能增进他们和小伙伴的友谊,提高社交能力。
孩子不爱出门喜欢宅,这是好多家长都会碰到的问题。但只要咱方法用对了,耐心引导,肯定能让孩子重新爱上外面的世界。咱行动起来,带着孩子走出家门,去拥抱美好的生活吧!
最新评论